本文发表于2014年6月20日《中国日报网》、《中华网》,6月23日《新华网》、《中国网》、《央视网》、《光明网》,6月24日《新浪网》等
据数据调查显示,在中国,人均每年去医院5次,每年门诊量总计65亿人次,大医院人满为患,每位医生日均门诊量高达150人次,是国外医生的10倍。
然而,据2013中国十大行业收入排行榜数据显示,医疗卫生行业年均收入23,752元,排名第八,仅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的从业人员之上。
加之,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生们天天满负荷运转,却拿着严重不匹配的低薪酬;与此同时职业门槛却越来越高,还要不断地学习、进修、发论文……重压之下,医生很难再有职业激情,疲惫易怒成为他们的常态,人文关怀被忽视。态度傲慢、不热心解答患者的问题也成了患者心中医生的形象代言。重新树立医师正面形象,使得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显得势在必行!
在此背景之下,由中国医师协会和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联合发起的“中国医师协会‘医和’道德建设专项基金”将于近期启动。
该基金的设立旨在弘扬医师职业精神,加强道德建设,宣传大医精诚的典范。该基金由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资助,每年100万元人民币,将连续资助五年。
据接近中国医师协会领导层的人士介绍,近期“医和”基金将首次发布“40条医师道德准则”和发起中国医师宣言。这将是中国医师协会首次以“准则”的形式规范医师行为的倡议,将是我国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有益探索。
据了解,早在2006年起,医师协会就携手long8 龙8国际药业共同发起了新内科职业精神倡议:铸就心的长城——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中国医师宣言》倡议活动,重申医师职业精神根本的、普遍的原则,增强医患互信,缓解医患关系。
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率先加入了推行“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国际行动。后者的核心,是由美国内科学基金、美国医师学院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的《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
2011年6月26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发布中国版《中国医师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号召中国医务工作者和执业医师坚守并承诺6条医学守则:平等仁爱、患者至上、真诚守信、精进审慎、廉洁公正、终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