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ng8 龙8国际

新闻中心

News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当好全科医学科“领头雁”

发布日期:2018-04-26来源:《中国社区医师》


人物简介

王留义,河南省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全科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大学医学博士。美国心脏病学会会员,欧洲心脏病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师培训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十佳全科专业带教老师,吴阶平基金会家庭医学部委员,河南省全科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全科医生培训讲师团首席培训师,获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等称号。

发表SCI和国家核心期刊论文6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专著6部。

 

一次华丽的转身,一个全新的开始

三年前,他是河南省心血管方面的知名专家,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到各级医院参加会诊、查房、培训,足迹遍及河南省大部分县市级医院,也因此直观地了解了心血管疾病的现状,看到了心血管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严重经济损失。为此,他感到心痛。

作为心血管方面的专家,他更深知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大部分患者病情发展到心衰的时候,可能还合并感染、消化不良、心理障碍。但专科医生在治疗的时候却往往只关注心血管疾病的病症,而不以患者为整体来考虑问题,进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居高不下。为此,他感到担忧。

 

“见过太多的悲痛与喜悦交织,生存与死亡相遇,我渐渐开始思考:究竟什么是患者真正需要的?”王留义主任向记者介绍说。

 

三年前,王留义主任不断思索着这个问题,而如今,这个挥之不去的疑惑慢慢拨云见日。而这一切源自于他从心血管领域走向全科医学的职业转变。

 

确切地讲,王留义主任的思想转变发生在成立河南省全科医学分会的2001年。那时,王留义主任担任河南省全科医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组织全省的全科医生学术会议,分管河南省的全科医生培训和综合医院的全科培训。在此期间,他逐渐了解了全科医学的核心思想,即整体医学观和系统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及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社区为范围、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模式。

 

对此,王留义主任认为,只有全科思维理念下的新型整合全科医疗服务模式,才可能让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而发展全科医学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培养大量高素质的全科医生。

 

201512月,在国家倡导三甲医院成立全科医学科的大背景下,河南省人民医院成立了全科医学科,这是河南省综合医院首次独立设置全科医学科,当时在全国也屈指可数。

对于担任全科医学科主任一事,王留义主任最初犹豫不决,因为尽管对全科医学有很多想法,但是一直做的都是心血管方面的工作。最终,在院领导的鼓励与指导下,他决定从原本的心血管专科进行转变,从零做起,开始了全科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之路。

 

从零起步到领跑,成就省级重点专科

科室从无到有是个艰难的过程,为全科医学夯基垒台、立梁架柱是王留义主任的首要任务。


“引进人才则是第一要务。全科医学的学科建设是国内医改的趋势和方向,分级诊疗成功与否也取决于是否有一支高素质的全科医生队伍来承担起基层首诊的重任,但短期内培养出合格的全科医生很难,因此,科室需要以优厚的待遇从其他专业或医院引进人才,进行人才梯队建设。”王留义主任介绍说。

 

三甲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如何准确定位?对此,王留义主任表示,相对于基层全科医学科解决常见病、多发病问题,三级甲等医院的全科医学科属于“升级版”,具有其他专科所不能及的独到之处。一方面,对于刚入院的复杂疾病的患者,由全科医师对其病情进行综合判断、评估,然后再转诊至相关专科,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就医的安全、高效;另一方面,对于接受专科治疗后不能立即出院的患者,全科医学病房不仅是“缓冲区”,还是下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纽带,加强了区域医疗合作,也建立了规范、通畅、无缝衔接的双向转诊渠道;整体层面上,综合医院全科医学科培养全科医生,是按照全科医学思维进行教育与培养的,破解了目前“专科医师培养全科医生”的难题,对于全科医生人才队伍来说,能够极大地提升全科医学人才的素质与数量。

 

“过去,培养基层全科医生是按照专科医生的培养模式,在患者就诊时没有把患者的整体健康放到首位,而是去找病症,也就没有理解患者的需求、解决患者的痛苦。”在王留义主任看来,全科强调知识储备的“宽而厚”,全科医生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护,全方位、全周期关注人的整体健康,而不仅仅是病症。


王留义主任还提出,“培养全科医生就像练兵一样,需要一个阵地。”在他的领导下,全科医学科陆续成立了全科门诊、全科病房、日间手术病房、慢病管理的延伸病房(ICU出院患者、偏瘫患者或植物人等由全科医生、护士来进行后续医疗服务)、全科医学教研室、基层全科实践基地(由3家到6家)等,初步完成全科的组织架构,是国内发展较为全面的全科医学科。

 

目前,在医院和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全科医学科从最初仅有两名医生发展到现在拥有数十名博士、硕士的医生团队,人才梯队建设合理。科室高度注重人才培养,曾派多名医生前往英国、美国、香港、北京、上海等地参加全科医学理论及临床教学培训。

 

身体力行下基层,助力全科规范化培训

 

成立后的全科医学科,可谓是两大重担一肩挑,一项重担是充分服务好到院就诊的患者,解决他们“反复挂号、不知道挂什么科、挂错科室、病因不明确、多病共存等情况”带来的难题;一项重担是承担起对全省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对全科住院医师规培学员的教学和培养、帮助多地成立全科医学科、帮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实家庭医生签约等任务。对于第二个重担,王留义主任有着更多的思考。

 

“目前我国三甲医院分科过专过细,使得治疗某一专科疾病时往往难以顾及患者其他专科的疾病,或者能顾及到,但难以更好地综合、协调、全面、连续地进行治疗。而全科医学的理念和主旨强调以人为中心,能更好地管理疾病。”王留义主任介绍说,为此,他负责开展了“全科医生下基层规范化培训”活动。

 

王留义主任表示,下基层最重要的不是解决患者的问题,而是改变或者影响基层全科医生的行医方法和诊疗思维,有目的地让基层医生了解到自己应该掌握什么、应该做什么,找到工作的重点方向。以冠心病的管理为例,大部分基层医生重视检查,却忽略了全科医生最该发挥的作用:疾病预防和康复治疗。在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上,不仅没有控制好血压、血脂、血糖、体重,没有宣传戒烟和干预不良生活方式,甚至连一些常用基本药物的应用都没有正确掌握,如冠心病患者中有一部分是冠状动脉的微循环障碍,在规范化进行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如果能够加入改善微循环障碍、促进血管新生的中成药,如麝香保心丸,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而且长期应用可以改善预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也是全科医生应该做的事。

 

此外,全科医学科在王留义主任的带领下,率先在省内探索全科医生培训方案,建立了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牵头进行河南省全科暨助理全科医生骨干师资培训和河南省综合医院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创新教学模式,实现了从“教”到“学”的转变,从“传授知识”到“能力培养”的转变,围绕岗位胜任力制定全科医师的轮转计划、严格过程考核;通过采用读书报告、病例汇报和全科临床思维沙龙等形式强化全科理念,培养让群众放心的基层全科医生;建立多个全科医师基层培训基地,并通过与全省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社区联盟,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支持,使社区医生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和培养,让老百姓能够多渠道、更迅速、更便捷地享受医疗服务。

 

后记

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发展,在两年多的时间里,王留义主任带领全科医学科在学科影响力、梯队建设、学术地位、科研研究上都获得了足够的实力。未来,为了能培养更多合格的全科医生,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王留义主任将带领全科医学科再“加速”,向国家级重点专科迈进!

联系我们

  • 客户服务热线:400-820-4491
  • 产品售后服务:021-62506452-216
  • 代理合作:18674053560
  • 总部地址:上海市黄浦区龙华东路325号博荟广场A座15楼
  • 联系电话:021-63503300
  • 奉浦研发生产基地:上海市奉贤区肖业路388号
  • 联系电话:021-62506452
  • 邮箱:inquiry@ryxxny.com

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long8 龙8国际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