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摘自《中国9社区医师》第9期文章
血管新生在缺血性疾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新生血管建立侧支循环,从根本上改善心肌缺血。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有着悠久的历史,临床实践证明有显著的抗心肌缺血作用,药理研究发现麝香保心丸具有扩张冠状动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减少心梗面积、预防心室重构等作用,近年的研究还证实了其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作用,现综述如下:
1.血管生长因子的含量和表达血管生长因子是调节是促进血管新生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长因子并已被应用于促进血管新生治疗汪珊珊等在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研究中发现,麝香保心丸能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mRNA表达,增加在培养上清液中的含量,同样,在对心肌梗死动物模型中,可见麝香保心丸组VEGF和bFGF的阳性染色区域弥散分布于心肌细胞与间质,而生理盐水组各因子的阳性染色面积较小(p〈0.01),说明麝香保心丸能促进缺血心肌的血管生长因子表达
2.内皮细胞增殖及管腔结构形成实验:血管新生是从血管内皮细胞受到刺激增殖游走开始的,并组成新毛细血管的基本结构。对内皮细胞的增殖以及管腔结构形成的评价,也是评价药物促进血管新生的重要指标。在牛肾上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中,麝香保心丸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在显微镜下可见内皮细胞排列成管腔结构明显增多,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的细胞数均明显多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1),计数各处理组管腔结构数目。提示麝香保心丸可能通过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从而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3.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鸡胚绒毛尿囊膜模型(CAM)是体外研究血管新生和抗血管新生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孵育过程中的受精鸡蛋暴露绒毛尿囊膜,在促血管新生药物刺激的部位周围可辐射状生长出新生血管,以实验部位边缘1mm范围内为一级血管,实验部位边缘5mm处为二级血管,对新生的血管进行计数比较可以用于进行促血管新生药物的评价和筛选。麝香保心丸进行的CAM研究发现:50g/L浓度的麝香保心丸10ml,使CAM血管数比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血管分支增多,但较bFGF组要少。计数各处理组的一、二级血管数,进行统计分析,说明麝香保心丸能促进新生血管形成。
4.心肌梗死模型新生血管密度:体外实验证实了麝香保心丸的促进血管新生作用后,王大英等使用了大鼠心肌梗死模型评价在活体动物模型的作用。在心梗造模后每天用麝香保心丸15mg /kg或生理盐水灌胃2次,麝香保心丸组可见较多的微小血管均匀地分布在梗死边缘区心肌组织,麝香保心丸促进血管新生作用与阳性对照贝复剂肝素组相当,而生理盐水组仅见梗死边缘区稀疏散在的微小血管,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麝香保心丸促进心梗后的代偿性血管新生。韩丽华等在建立大鼠心梗模型后,使用麝香保心丸、益气活血方剂、生理盐水灌胃6周后,取心肌组织用免疫组化法(CD34)测定心梗边缘区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密度,发现麝香保心丸组对新生血管数及微血管密度的促进作用最强(p〈0.05),对缺血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小结系列研究表明麝香保心丸具有较明显的促血管生成活性,它促血管生成的机理可能与其能使内皮细胞表达VEGF和bFGF mRNA增高并释放VEGF和bFGF增多有关,在体外能促进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管腔结构,能促进CAM的血管生成,在动物模型的体内试验能促进心肌缺血的血管新生,这些结果是对其以往药理研究成果的重要补充,为麝香保心丸用于冠心病的治疗提供了有利依据,寻求促血管生成药物和方法尤其是适合于外周给药的有效药物,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long8 龙8国际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