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摘自《新民晚报》作者:秦武平 日期:2006.04.01 版次:A-8
麝香保心丸的研发人戴瑞鸿,十多年来退休在家,依旧潜心钻研—— 古稀教授甘为中药“传香” 本报记者 秦武平 文 “还是在上海生活好,我的事业、我的‘根’都在上海。”在江宁路上一栋公寓里,76岁的戴瑞鸿教授依然闲不住,不仅通晓最新医学动态,还热心指导弟子们的中药科研项目。身为美国心脏学院院士,他完全可以和久居国外的儿孙生活在一起颐养天年。但他“飞”出去一阵后还是选择回归上海。 弟子时常上门探望 尽管亲人不在身边,但戴瑞鸿教授的家却人气很旺。戴瑞鸿教授和夫人程医师从医50多年,桃李满天下,时常有弟子上门探望。大弟子华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范维琥和二弟子内科主任施海明等是登门的常客。也有一些年轻人就中药科研项目登门求教,戴先生总会倾囊相授。 说起儿孙,戴教授满脸喜色:“儿子基本上隔天都要打电话来,即将从华盛顿大学毕业的孙子也会每周打电话。”好在早年求学圣约翰大学的戴瑞鸿英文功底很好,爷孙俩电话聊天时没有语言障碍。
几乎每年,儿孙都会回上海拍张全家福。 麝香保心丸是“小儿子” 戴先生的大儿子在美国,而他是为了“小儿子”才留守上海的。熟悉戴瑞鸿的弟子们,常会提到他最心爱的“小儿子”近况,而这个“小儿子”就是他研发30多年的麝香保心丸。显然,在他心目中“小儿子”的地位高于大儿子。通过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试验方法,戴瑞鸿教授不断和弟子们一起寻找中药的奥秘,并把家当成了办公室。
早年,戴教授经常出国作学术交流,身上携带的麝香保心丸等中药经常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但由于未能明确阐述其药效机理,很多正宗中药进不了海外市场。而“学艺”中药的日本“汉方药”,却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于是,解开中药之谜成了他的心愿。退休之后,戴教授依旧在家潜心研究,前年,他发现经常服用麝香保心丸能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实现药物心脏自身“搭桥”。最近,有关麝香保心丸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还获得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 戴教授的夫人程医师原是同行,因2001年戴教授患颈椎病后行动有些不便,程医师就在幕后当助手,在他外出讲课时既担当私人护理,也要做一些收发电子邮件、收集文件资料等繁琐的事务性工作。
在这个家里,研究资料是最重要的“宝贝”,不服老的戴先生说:“我还要写一篇有关中药现代化的论文,目前对麝香保心丸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 养花种草老“球迷” 戴瑞鸿是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十多年来退而不休,被弟子们称为名副其实的“终身教授”。有意思的是,不看电视剧的戴先生,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球迷”,特别关注中国足球的赛事直播,在他影响下夫人也变成球迷了。 许多老人喜欢养宠物,戴教授觉得养宠物费时间,却护理着家中几十盆花花草草。天气晴朗的时候,他会把一盆盆花草搬到阳台上,照不到阳光就搬回房中,既伺候好了花草又锻炼了身体。戴教授养花种草弄得和研究中草药机理一样,既专业又讲究道道。
戴瑞鸿的弟子们一有时间就上门探望他们老两口,谈谈中药研究、唠唠家常 每次儿孙们回上海都会给老两口买些保健按摩的新玩意,戴教授总会让妻子先享受 如今,已退休十多年的戴瑞鸿教授仍活跃在学术前沿 讲起曾经在学术上获得的荣誉,戴教授一脸自豪 .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long8 龙8国际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