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摘自《新闻晚报》
最近刚出梅不久,就迎来了连续的高温日。疰夏、中暑、没有食欲、精神萎靡等症状随之而来……面对漫长的盛夏高温日,需要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全方位抵御“酷暑”。为此,本期健康周刊采访了有关专家,特别为市民提供盛夏里的养生之道。
衣
男性切勿贪凉赤膊睡
今年四十不到的小张,自我感觉身体很棒。在最近超过38度的酷暑里,他不仅贪凉赤膊睡觉,还整晚把空调对着身体吹。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醒来,竟发现自己“口歪嘴斜”。
幸亏到医院就诊及时,不然险些落下“面瘫”。
市第八人民医院徐竺婷副主任医师提醒,在盛夏里,市民起居要有常,切勿过贪凉快。尤其是空调房温度不能过低。睡觉时,最好关掉空调或调在睡眠状态,保持自然通风。睡眠时,肢部应盖上毛巾被,男性不要赤膊睡。有肩周炎、关节炎和冠心病的老人,更应避免着凉,以免加重疾病。
女性随身携带小披肩
虽然夏天的衣着是最能张显个性和身材的,但也不要忘记健康。不少白领办公女性在空调房里总感到冷,从炎热室外走进地铁车厢也感觉一阵冰凉。空调这个“隐型杀手”久而久之容易引起咳嗽、头痛、流涕、感冒,长久呆在较低温度的空调房里,还易引起关节酸痛、颈僵背硬、腰沉臀重、肢痛足麻、头晕脑胀。专家建议女性,在出入一冷一热冰火两重天的环境时,可随身携带一件小外套或小披肩,既美观,又能保护肩关节。在办公室里,还可穿双丝袜,保护膝关节,避免直接受凉。
大汗淋漓不宜吹空调
不管是丝绸衣服,还是棉质衣服,在夏天出汗难免。不过,一旦从烈日炎炎的室外进入开着空调的冰凉世界,一身大汗淋漓很容易引起感冒、发热。需要提醒的是,出汗后切勿一时贪凉猛吹空调和电扇,而应先及时擦干汗水,弄干衣服或换上干净衣服,当心感冒。
食
“疰夏”多吃易消化食物
不少女性天一热就疰夏,甚至吃不下东西,人也日渐消瘦。但其实,夏天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需要及时补充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
徐汇区中心医院营养师吴琦建议,尽量选用一些益肠胃、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比如:鱼类、蛋类、瘦肉类、鸭肉、豆制品、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饮食宜清淡,减少或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焖、汆、烧、拌等方法;可适当增加糖醋、茄汁等酸甜味调味品,以刺激食欲;养成定时饮水的好习惯。
另外,还可适当多吃些苦味食物,比如:苦瓜等;经常食用绿豆粥、荷叶粥、簿荷粥等,或鸭肉冬瓜汤,解热止渴,益气养阴。也可根据个人喜好和体质,加入莲子芯、枸杞、麦冬、荷叶、丝瓜、大枣、山桂、砂仁等醒脾、益气、消食的中药。
就餐前不要猛喝冰啤
一到夏天,晚上街边大排挡畅饮冰冻啤酒,成为不少男士的一大乐事。可是,不少人不知道在就餐时,大量饮用啤酒或饮料,首先冲淡了胃酸,破坏了对付细菌的第一道屏障。如果这时再食用不干净的食物,很容易感染上肠道传染病。
市第八人民医院传染病科汤群医师提醒,中青年人在外就餐较多,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尤其是夏天,螺蛳、贝壳、螃蟹等水海产品,食用时要煮熟蒸透;生吃、半生吃、酒泡、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方法都不可取;凉拌菜可加点醋和蒜。
老人饭前先喝水开胃
温度高,老人、儿童最易不适。徐汇区中心医院普内科熊文坚副主任医师建议,初夏宜清补。具有清淡滋阴功效的食物有鲫鱼、香菇、平菇、蘑菇、银耳、薏米等。多吃含钾食物,可降低血压、预防出血性中风。像草莓、杏子、桃子、李子、荔枝等水果、大葱、芹菜、毛豆等蔬菜,以及茶叶都有较多的钾。多饮茶,既可消暑,又能补钾,还能抗肿瘤。
另外,老年人最怕浪费,爱吃剩饭、剩菜。但剩饭、剩菜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最好别吃。肉类、蛋奶类、豆制品、鱼虾、糕点等,在夏天高热时最易变质。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储存时间不宜过长。食用前要先加热,以热透为准;餐前喝白开水可开胃,增加食欲,对老年朋友来说还可降低血液粘滞度,预防心脑血管病发生。
儿童暑假放假在家,无人看管。吃冷饮不宜过量,户外体育活动归来,可适量喝些淡盐水,补充水分、盐分。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最好高温处理。如果发生急性胃肠炎,在恢复过程中,要从少量、清淡、半流质饮食开始,逐渐增加,让胃肠道有个休息康复过程。
住
睡前不要冲洗凉水澡
夏天燥热,本来就容易情绪急燥。市第八人民医院徐竺婷副主任医师提醒,要保持情绪稳定,保证充足睡眠。如果有条件,还可午睡片刻。
另外,每晚入睡前,不宜凉水洗澡。因为冷水可使毛细血管收缩,汗孔关闭,内热郁积不利健康。建议在睡前先温水沐浴或擦身,以解暑洁身。
行
夏天锻炼别过1小时
夏天锻炼应适当减少活动量,降低体耗。为避免日晒过多,最好在早晨和傍晚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做健身操,锻炼时间不超过1小时。游泳是这个季节的最好项目,既健身,又纳凉,应避开中午和午后强烈日照时间,注意阳光下别晒伤皮肤。另外,饭后或空腹时不宜游泳。在树荫下静坐乘凉或下棋聊天,也不失为老年人消暑的好方法,正所谓是“心静自然凉”。
中午要避免阳光直射
最近室外温度超过38摄氏度,尤其是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之间,太阳的紫外线最具有杀伤力。此时,最好尽量避免直接在日照直射下外出、行走,以免中暑。
如果实在避免不了,建议可用点“小道具”来“武装”。像撑遮阳伞、涂防晒霜、随身携带矿泉水、擦汗小毛巾。体质较差的人或有心脏病的人,还可随身携带清凉油、风油精、人丹、麝香保心丸等,以免发生意外。
对于“自行车一族”,高温天外出时,要戴好遮阳帽,骑车时可穿长袖防晒;如果温度过高,建议改乘公交车或地铁出行,避免中暑。
更多资讯敬请关注
long8 龙8国际官方公众号
更多专业资讯敬请关注
心希望快迅公众号
(仅供医药专业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