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健康报》上海市胸科医院 倪幼方
20多年来的临床应用发现,麝香保心丸对于心绞痛急性发作可以达到快速缓解的目的,同时,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病理研究的深入,以及对麝香保心丸越来越多的研究也已证实,麝香保心丸长期治疗对于冠心病的多种病理进展能起到有效的遏制作用。而非单纯的改善心绞痛症状的药物,另一方面,冠状动脉机能得到改善后,对扩血管药物的反应性提高,缓解心绞痛症状的疗效更好。根据冠心病病理基础和麝香保心丸近年文献报道综述如下:
对冠心病的治疗价值远不止症状缓解
冠心病的疾病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常见的原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管腔狭窄,心肌供血不能满足心肌氧耗需求即可能出现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症状的出现是冠状动脉进展到相当程度的临床表现之一。
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快速改善作用已得到广泛认可,对缓解心绞痛急性发作有独特的优势,首先起效快,舌下含服药物通过舌粘膜直接吸收,起效时间与硝酸酯类药物接近,其次为副反应少,没有硝酸酯类头痛、心跳加快、面红等不良反应,再此是使用较安全,在紧急情况不能判定是否硝酸酯类禁忌症如低血压、循环虚脱等情况时也可使用。麝香保心丸快速改善心肌缺血的机理目前认为是:通过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作用扩张冠状动脉,作用是通过一氧化氮途径完成的,同时它还可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
麝香保心丸对心肌缺血治疗价值并不止是对心绞痛症状的缓解,即刻含服主要为改善症状的作用,长期使用有阻遏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建立侧支循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最终达到减少心绞痛发作、减少远期冠脉事件的发生的效果。近年已经分别证实了麝香保心丸保护血管内皮、抗动脉壁炎症、辅助降压降脂等阻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作用,促进血管新生也是麝香保心丸近年研究的亮点,经过麝香保心丸的长期治疗,冠心病的疾病进展得到延缓,冠状动脉的形态和机能得到改善。一项临床研究对32例动脉粥样硬化病人使用麝香保心丸治疗1年后,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麝香保心丸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随时间逐渐变薄,并且动脉舒缩反应性改善;另外一项临床研究针对65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使用麝香保心丸治疗6个月后发现,病人动脉舒缩功能改善,且优于缓释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
麝香保心丸长期治疗后,使得患者的整体预后改善:15项临床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提示,使用麝香保心丸2#tid治疗4周以上,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心电图S-T段缺血变化改善;对麝香保心丸治疗组的心急梗死后患者长期随访发现(平均6.7年),生存率为98%,高于未使用麝香保心丸的对照组(86%)。
冠状动脉机能的改善使得急救效果更好
血管舒缩功能的正常对药物发挥扩冠作用至关重要。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轻、冠状动脉机能维护好、对扩血管药物的反应性提高,遇有心绞痛症状发作时临时舌下含服,药物缓解症状的疗效才更好。从麝香保心丸所具备的药理作用来看,通过对血管内皮保护、抑制炎症、减少脂质浸润等使得冠状动脉机能改善,舒缩功能得到维护,从而使得在心绞痛发作时快速缓症状的效果越好,临床使用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值得开展进一步的临床循证学研究。
长期使用安全性问题
一项临床荟萃分析共计评估了1919例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的患者,用药后检查血压、心率、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常规,未见异常,副作用主要表现为:轻度上腹部不适(占2.1%)和唇舌麻木感(占1.3%),根据麝香保心丸上市以来20多年的监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病人用药依从性的问题
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病人对药物的依从性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很多冠心病患者将麝香保心丸仅仅作为的缓解心绞痛症状的药物,症状缓解后擅自停药,遇有心绞痛发作时方才使用,不能坚持疗程治疗对冠心病的疾病治疗是不利的,临床医生在了解冠心病发病机理和麝香保心丸药理作用后,不能忽视对病人进行相关健康知识的教育,这对提高心血管药物的依从性能起到积极作用。麝香保心丸在冠心病治疗中副反应较小,没有硝酸酯类药物的常见副反应,并且价格较经济,容易坚持长期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