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做到社区
冠心病是社区中老年人群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如何来采取行动,以减慢和抑制慢性病上升的趋势已成为当务之急。在今天举行的中国首个大型冠心病社区健康干预启动会上,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施榕教授指出:本次健康干预是对冠心病社区的综合干预项目,将首次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创造有中国特色的冠心病社区健康干预目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以冠心病为代表的慢性病,已成为城乡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由1991年的73.8%上升到2000年的80.9%,死亡人数已达到600万。其中慢性病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国外通过对冠心病进行全面综合的干预措施后,如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心脏病死亡率在过去30年间显著下降,在最成功的国家下降了70%。专家预测,未来我国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的下降主要依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大力开展。
中国医师协会、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共同发起的“心希望工程”冠心病社区健康干预启动会在上海发起,将通过社区医师对社区管辖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药物干预,医患互动,让广大患者和市民了解和掌握冠心病预防常识,在此基础上进行积极的药物干预等,达到预防和控制冠心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稳定和提高。
9月20日,在启动仪式上,中国医师协会指出:冠心病社区综合干预在全国5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1000名社区医生(其中,上海有近10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位社区医师参与),对其进行“冠心病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开始参与研究。每位医师在自己的辖区内选择10位冠心病患者,共计10000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00人。由社区医师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包括健康教育、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及药物优化治疗在内的综合干预措施。在不同的干预时段评价其干预效果,并总结出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的社区冠心病综合干预的适宜方案。
这次对冠心病社区健康干预将由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程参与,上海交大公共卫生学院在结合世界各国冠心病干预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老年人特点,在药物干预方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干预组加服国家中药保密品种,冠心病防治的经典中成药――麝香保心丸,该项目预计观察5年,长期观察指标为研究对象发病率、住院率、死亡率等,短期观察指标为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做出中国特色的社区冠心病健康干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WHO中国慢性病防治中心对该项目提供了积极的建议并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出席会议由左到右,自上而下依次为
1. 上海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卫生局科教处张勘副处长
2. 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华山医院心内科终身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美国心脏学院院士、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化与临床研究室主任,戴瑞鸿教授
3.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全科医学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上海预防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全科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全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施榕教授
4. 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周俊杰先生
5.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朱静芬老师
6. 上海各社区医院的领导、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