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中医药报》
“十一五”国家科技重点支撑项目复方中药基础研究取得新进展,麝香保心丸物质基础以基本阐明,共含有95个纯化化合物,包括挥发性组方及非挥发性组方。指纹图谱显示:麝香保心丸各批次重合度高,质量稳定。
该研究成果标志着中成药技术的重大突破,打破了“中成药成分不明确”的历史,并为制定中药复方标准、深入开展系统生物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麝香保心丸由七味名贵中药材组成,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研发的治疗冠心病的中成药,大量的药理学研究已经逐步明确了其扩张冠状动脉、保护血管内皮、抗炎、调节血脂、稳定斑块、促进血管新生等作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根据美国艾美仕市场研究公司(IMS)对中国主要城市的用药监测,麝香保心丸是目前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中药最大品种之一。
在上海市科委“中药现代化专项”基金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资助下,第二军医大学、清华大学等专家组开展了对麝香保心丸深入的系列研究:对麝香保心丸及单味药材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从麝香保心丸各组分中分离得到95个纯化合物,并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在此基础上,对部分组分进行了体内动力学研究,在对蟾酥进行研究时发现:蟾酥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它们的半衰期都很短,每天三次的间隔服用可以保持有效物质的浓度且不易蓄积发生不良反应,患者6个月连续服用,血液、肝肾功能等各方面指标未见异常,从而解除了临床医生对含有蟾酥类药物安全性的疑惑,为麝香保心丸长期服用提供合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