麝香保心丸血管新生作用广受瞩目
剑桥大学将开展相关研究
麝香保心丸研发应用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是防治冠心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因疗效肯定、安全经济,且具有独特的治疗性血管新生作用,该药被列为国家基本药物。
日前,从世界最高学府之一英国剑桥大学传来佳音:剑桥大学血管新生与中药实验室将对麝香保心丸的有效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在体内促进血管新生的效果及作用机制,并与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签订三年的针对麝香保心丸血管新生作用研究的战略协议。此项研究是近年来麝香保心丸继物质基础研究、心衰循证医学研究、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循证医学研究之后的重大科研项目,标志着中药再次受到了世界瞩目。
血管新生为临床提供新方向
通常,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依靠各类药物扩张血管,但这种疗法并不能完全阻断病程的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病程的发展,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血管再通或旁路搭桥手术。但由于再通后的冠状动脉及搭桥后的旁路血管易再次发生阻塞,且此类手术不适于病变广泛的患者,因此其应用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治疗性血管新生的发现为有效治疗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的方向,目前已成为医学领域的热点课题。研究表明,血管新生是一种人体自我修复的生理进程,由促进血管新生及抑制血管新生的各类因素综合决定。治疗性血管新生就是通过某些药物的干预,促进心脏缺血处新的小血管生长,从而在狭窄或堵塞的大血管周围建立起能够有效提供血液供应的侧支循环,达到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显著减少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危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国际著名科学杂志《自然》载文称:“未来几十年里,血管新生研究将改变目前药物的面貌,全球至少50亿人将从血管新生研究中受益。”
药物促进血管新生或成突破口
自三十多年前,血管生长抑制因子之父Folkman教授提出“血管生长”这一概念之后,世界各国对血管新生的研究均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促进血管新生的方法主要包括:
1.干细胞移植:干细胞是形成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始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多项分化的潜能。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产生生物学效应,具有提高局部组织血管生长因子的水平、促进新生血管生长的作用,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增加心脏功能或代谢功能,为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尚在探讨中。
2.蛋白治疗和基因治疗:蛋白治疗是指,将外源性血管生长因子基因导入缺血心肌。基因治疗是指,将编码生长因子的基因通过载体或直接导入到人体器官或组织细胞内,使其在局部表达该活性物质、促进血管新生,从而达到心肌血运重建的目的。
3.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即通过某些药物的干预,促进心脏缺血处新的小血管生长,从而建立起能够有效提供血液供应的侧支循环。在此方面,中医药具有优势明显,不仅可达到改善机体内环境功能,调节、提高人体自我修复功能的作用,且费用低、安全性高、应用方便。目前,中医药促进血管新生的研究已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麝香保心丸是其中的佼佼者。
麝香保心丸血管新生作用显著
经体外及动物模型研究显示,麝香保心丸可促进血管生长因子VEGF、FGF、第Ⅲ因子在培养细胞及缺血心肌部位的明显表达,并可促进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逐渐形成管腔结构,从而促进血管新生。此外,在麝香保心丸对人体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中还发现,该药能促进内皮祖细胞向内皮细胞转化,这为探讨该药内皮保护及促治疗性血管新生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迄今为止,麝香保心丸已为逾8千万患者临床安全使用。大量临床病例分析显示,麝香保心丸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长期使用该药的患者发生猝死、心肌梗死、死亡,需要做手术或介入治疗的比例较低。
有关医疗机构应用正电子发射体层扫描(PET)对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心肌血流检测和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果显示:经麝香保心丸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分数升高,特别是在血流密度低的节段,提示其心肌血流灌注得到改善。另有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心肌梗死后因各种原因未进行冠脉介入治疗或冠脉搭桥术的患者,在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后,经随访,其生存率较高于。这也间接证明了麝香保心丸具有整体保护血管、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
近年来,麝香保心丸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的研究成果相继在国内核心医学专业杂志发表,并登载于美国权威医学杂志《生命科学(life sciences)》。近日,剑桥大学血管新生研究与中药实验室主任、《血管新生》主编樊台平教授从英国到上海long8 龙8国际药业参观考察时介绍说,麝香保心丸血管新生研究将成为剑桥大学800年校庆后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此课题将使中成药血管新生的研究登上新的台阶。